镇巴检察 | “典”亮生活,检察护航

今年5月,迎来了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民法典学习宣传的重要指示精神,镇巴县人民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精彩纷呈、形式多样的民法典宣传活动。旨在让民法典如春风化雨般,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为满足农村群众的法律需求,让民法典走进乡村、惠及群众,镇巴县人民检察院派驻仁村镇庄房村驻村工作队三名检察干警通过入户遍访、发放普法宣传册等形式集中开展“民法典进乡村”宣传活动。
镇安置点的黄昏,散步、纳凉的人群来来往往。检察干警们在安置点显眼位置设置了法律咨询台,向群众发放民法典宣传资料,并结合农村实际,重点讲解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婚姻家庭、赡养继承、民间借贷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同时,针对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干警们进行了耐心细致地解答,为群众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
“我家儿子不孝顺,不给我生活费,我该怎么办啊?”一位大爷向检察干警求助。干警详细了解情况后,向大爷讲解了民法典中关于赡养老人的相关规定,并告知他可以通过与儿子协商、寻求村委会调解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大爷听后,表示会尝试先与儿子沟通,如果不行就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此次“民法典进乡村”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220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0余人次,让农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法律服务,感受到了民法典的温暖和力量。
活动期间,检察干警深入多个社区、广场,在社区广场、活动中心等人流量较大的场所,设置法律咨询服务台。干警们面带微笑,热情洋溢地向过往群众发放精心制作的民法典宣传手册。手册内容丰富,涵盖婚姻家庭、财产继承、合同纠纷、侵权责任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并配以生动有趣的漫画和典型案例解析,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群众一目了然。
“我家楼上漏水,把我家天花板都泡坏了,找了几次邻居都不解决,这可咋办啊?”一位居民焦急地向检察干警咨询。干警认真倾听后,结合民法典中关于相邻关系的相关规定,为其详细讲解维权的途径和方法,并建议他先与物业沟通协调,若协商不成,可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居民听后,紧锁的眉头渐渐展开,连连道谢:“以前都不知道这些法律知识,多亏你们来宣传,让我知道遇到问题该怎么解决了。”
在宣传过程中,干警们还结合近期办理的民事检察监督案件,以案释法,将民法典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生动地展现给群众,引导群众学会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此次进社区活动共发放宣传手册150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0余人次,赢得社区群众的广泛好评。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至关重要。镇巴县人民检察院的“法治副校长”们走进辖区内多所学校,为同学们带来一堂堂生动有趣、别开生面的民法典法治课。
课堂上,“法治副校长”们充分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引人入胜的故事、充满趣味的互动游戏等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民法典中关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相关内容,如民事行为能力、个人信息保护、校园欺凌等。同时,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引导同学们增强法治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地提问,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如果有人在网上泄露我的个人信息,我该怎么办?”“遇到校园欺凌,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应对?”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法治副校长”们一一进行详细解答,并鼓励同学们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此次民法典进校园活动覆盖面广,受益学生达1500余人次。有效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为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筑牢坚实基础。
通过本次民法典宣传月活动,镇巴县人民检察院以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让更多群众深刻认识到民法典是保护自身权益的“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有效提升群众的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下一步,镇巴县人民检察院将持续深入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不断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普法载体,实现普法供给和受众需求的“双向奔赴”。
作者:田芳春
编辑:许沥心
责编:翟力强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