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精神如何传承与弘扬?专家企业家共话创新融合发展新路径
【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磊彬 实习生 陈星冉】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企业家精神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5月10日,郑州航空港“工业图强·企业家精神”活动举行,来自企业界以及政产学研用领域的代表齐聚郑州航空港,就弘扬企业家精神、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精神动能等话题,进行深入交流、激荡思维。
活动现场,大河财立方采访了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原会长庄聪生;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创始副会长,河北畅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贵玉;北京开运集团副总裁史敬;深圳市鲲鹏一创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再宏等专家企业家,听听他们如何理解企业家以及弘扬企业家精神。

庄聪生:郑州航空港是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新高地
“郑州航空港有活力、有潜力,是河南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新高地。”庄聪生说,目前航空港落地的基本上都是高精尖企业,这将为航空港区的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庄聪生看来,本次举办“工业图强·企业家精神”活动,一方面,为航空港区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尤其是营商、政策、市场、法治、社会环境,为企业快速成长提供很好的土壤和环境;另一方面,让参会企业家更深入了解郑州航空港优惠政策,为企业落地创造良好条件。
“相信通过本次活动,一定能够吸引全国各地更多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到郑州航空港区投资和发展。”庄聪生说。
王贵玉:民营企业家要有创新思维、学习思维、融合思维
王贵玉介绍,他参观完郑州比亚迪之后,非常惊讶,仅两三年时间,郑州比亚迪产值就已经突破千亿元,除了企业自身发展动力强劲之外,还与当地的政策支持分不开。
“郑州航空港区产业政策支持力度非常大,政府部门办事效率非常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落地速度、投产速度非常快。”王贵玉说。
近年来,国家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极大增强了民营企业家的发展信心。即将于5月20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提出,要促进民营企业家精神传承与传播,体现出国家对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家的重视。
“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核心是要有创新思维、学习思维、融合思维。在十年前,企业家更多的是单打独斗、做大做强。而现在形势变了,企业家要融合发展,融合上下游产业链,要做到生态融合,企业才有可持续的竞争力,企业家精神才能传承下去。”王贵玉说。
对于年轻企业家,王贵玉表示,年轻企业家要适应经济发展形势,要多学习,多走出去看看,既要了解国内企业的发展情况,更要了解国外企业发展情况及市场状况。
史敬:希望新老企业家精神相互融合
“我一直在关注河南省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商业航空的产业链很长,比如,火箭制造、卫星制造、卫星数据服务、新一代卫星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模型等,河南省尤其是郑州市在这方面有很好的产业基础。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丰富和完善商业航天上下游产业链,吸引更多的企业聚集郑州航空港。”史敬说,经过他对郑州航空港区的了解,这里发展势头很好,下一步计划把企业落户到郑州航空港,形成辐射全国的发展态势。
对于企业家精神传承,史敬表示,目前,新一代企业家已经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尤其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商业航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产业中涌现出了很多年轻企业家,他们很有担当,也敢于创新。但是,老一代企业家的精神还要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希望新老企业家精神相互融合,共同推动社会发展。
罗再宏:企业家通过创新拥抱不确定性
作为一名投资人,罗再宏曾在香港航天科工集团、光汇石油、昆仑证券、第一创业证券工作,他对资本市场如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如何调动资源为被投企业更好服务,提升被投企业规范化发展程度、资本化速度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他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新一轮产业革命,企业家要通过创新把企业经营好,去拥抱不确定性。要提高资源组合能力、提高知识产权回报率,使企业保持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下一轮创新打好基础。
“当今世界,变化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企业家要积极拥抱变化,传统发展方式如果行不通,就要积极寻找新的发展变量。”罗再宏说。
粤港澳及沿海地区企业,与中原企业有哪些不同?对此,罗再宏认为,粤港澳及长三角地区企业,所生产产品大部分走向国外,而内地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大多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相对而言,沿海地区企业家更具备国际视野与全球化眼光,这也是中原企业家需要向沿海企业家学习的地方。
责编:王时丹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