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物以稀为宠! 年轻人把“怪物”宠上细分赛道

时间:2025-04-07 08:34:00

“我养的动物很特别,它们没有狗那么忠诚,没有猫那么粘人,但它们是大自然不可或缺的一环,我庆幸这个世界能有大自然,更喜欢大自然赋予的一切。”近日,一小红书博主的分享帖引发了众多异宠爱好者的共鸣。

▲第11届深圳国际宠物展,无毛荷兰猪吸引观众驻足欣赏(资料图)。 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

异宠是指区别于猫狗等常规宠物的特殊饲养动物,以外形奇特、种类多样化为主要特征。《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饲养异宠的人群持续上升。其中,饲养水族的宠主上升0.6个百分点,占比为13.4%,饲养爬行类的宠主上升2.9个百分点,占比为11.3%。饲养啮齿、鸟类的宠主均上升0.7个百分点,占比分别为7.8%、6.8%。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饲养异宠,用独特方式诠释着对大自然的热爱。

看到它们就很治愈

深圳女孩小提每天下班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蹲在卧室的玻璃缸前,里面有两只自带“微笑唇”的守宫(壁虎)。“我每次看到它们就觉得生活中的不开心和烦恼都被治愈。”小提表示,偶然在异宠宠物店看见很多品种的异宠,觉得它们非常可爱。她提到自己从小就有养鳄鱼的愿望,但一直没能实现,而豹纹守宫的“睫毛”像小鳄鱼,就买了养在家中。小提说:“我的内心其实是非常喜欢和渴望大自然的,养它们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我和自然的链接,也会想象如果它们在自然环境里是怎样生活的,每每想起这些心情就会放松很多。”

“深漂”5年的小杰家中有两只蜜袋鼯。蜜袋鼯是夜行树栖性哺乳类动物,一般晚上活跃,白天睡觉。由于工作性质,小杰的作息与蜜袋鼯很符合,就萌发了养蜜袋鼯的想法。“我是在它们很小的时候就把它们接回家了,刚开始也手忙脚乱,慢慢接触后觉得它们很特别。有时候我工作累了,朝着它们的窝叫一声,一张手,它们就滑翔到我的手上,那一刻我真的感觉很开心。”小杰提到,这两只蜜袋鼯像家人一样陪伴着他,有的时候还会在他手上睡觉,它们均匀的呼吸,让他感受到生命的奇妙与美好。

▲第11届深圳国际宠物展,宠物狐獴吸引市民围观(资料图)。 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

相关企业快速增长

企查查数据显示,近十年爬宠相关企业注册数量呈整体增长态势,2024年全年注册382家相关企业,同比增长26.49%。

深晚记者走访深圳的爬宠工作室。在一家工作室内,销售的宠物大多为守宫、蜥蜴、蛇等爬宠类宠物。由于品种、花纹、体型的不同,价格上也会有差异。例如蛇的价格大概在300~600元不等,守宫的价格在100~500元之间。一些常规的宠物店内也会有金丝熊、豚鼠等其他较为常见的异宠销售,价格多在200元左右。

除宠物店外,深晚记者还了解到,网络上也存在部分私人卖家在家中宠物繁育后,将幼崽卖出,价格相对宠物店更便宜。

存在传染疾病风险

相比传统宠物,异宠驯养历史较短,所以在饲养过程中也会存在风险。祥兽宠物医院异宠诊疗主理人、国家职业兽医师刘晨提醒,大部分主人没有人宠共患的意识,对于动物几乎是直接接触,这对于大部分的传染病来说都有直接或间接的传染关系,需避免直接接触动物排泄物。如发现宠物身体内有寄生虫,也需及时隔离,防止传染其他宠物,并通过粪便检测或皮肤刮片确定寄生虫类型,必要时送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刘晨强调,养异宠前需提前学习知识、准备养宠设备,不能仅图新鲜,要负起长期责任。在养异宠前也需确认宠物是否为合法性动物,也要避免饲养毒蛇、毒蝎等高风险物种。

年轻人追求多元文化

年轻人为什么会被异宠吸引?异宠的陪伴又可以带给他们什么?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师范筱嫣表示,随着城市化和原子化社会的加剧,年轻人面临的孤独感日益增强。宠物成为青年的情感替代品,缓解了城市生活的疏离感。而“异宠”作为一种独特的身份标签,满足青年情感需要的同时,也成为填补存在感真空的重要媒介。同时,异宠还可以成为一种身份标签甚至“流量密码”,这也反映了年轻人多元文化身份的追求。

范筱嫣表示,养异宠既是“孤独经济”的产物,也是年轻人表达个性和多元化需求的实践载体。这一趋势不仅重塑了人与动物的关系,更揭示了当代年轻人心理需求的深层变迁。

深圳晚报记者 冯艺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