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校一情筑梦想,山乡学子共扬帆​

时间:2025-08-10 11:47:00

·点位亮点一览·

中山市对口帮扶六盘水市第八中学,通过教育协作推动高考本科上线率达88.06%,较2023年提升20.99个百分点,助力学校成功创建省级示范高中。

从伶仃洋畔到乌蒙腹地,一条跨越1200多公里的教育协作纽带,见证着中山与六盘水的双向奔赴。自2021年建立帮扶协作关系以来,两地从教育理念的交流碰撞,到教学方法的相互借鉴;从师资队伍的培养提升,到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每一次携手同行都在激荡着东西部协同共育的崭新气象,源源不断地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注入活力。

2025年盛夏,六盘水市第八中学的校园里又一次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当高考成绩揭晓,一串闪亮的数字跃然眼前——本科上线率88.06%、特控率27.8%,两项指标连续三年实现增长,且本科上线率较2023年提升20.99个百分点。此外,在全市高考“进出口”成绩考核中,市八中连续三年跻身同层次前三名,生动诠释了学校“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育人实力。

这份亮眼答卷的背后,是众多学子奋斗拼搏的身影,同样也离不开东西部教育协作的强劲东风,特别是来自中山市的深情厚谊与精准帮扶。

2022年8月,中山市东升高级中学副校长王宏率领中山优秀教育人才团队,带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来到市八中开展对口帮扶。面对东西部教育环境与办学条件差异,帮扶团队细致盘点“校产”家底,量身定制“一校一案”精准帮扶策略,并创新性提出“四柱八力”等办学方略。

为了将中山的优质教育资源更直接、更深入地惠及八中学子,2023年,在两地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山班”应运而生,首批招收了102名学生。并应用“3+5+3”精英教师团队模式,即中山名师3人、本地优秀教师5人、本校骨干3人深度融合,成为这一跨区域协作项目的有力师资配置。

来自中山市桂山中学的生物老师冯海香是其中一员,在她看来,不同地域的孩子如同扎根于不同土壤的幼苗,各有特点。“我会坚持以学生为本,因学定教,在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灵活调整教学策略。”这种融合了先进理念与本地实际的育人方式,迅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了整体教学质量。

在倾注优质师资力量的同时,中山市的社会力量也积极行动起来。2022年,六盘水市第八中学“阳光班”助学项目在中山市工商联的悉心指导下落地实施。中山市江西商会、中山市贵州商会等13家爱心商协会联合出资,为市八中品学兼优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助学支持。

今年6月,36名首届阳光班毕业生远赴中山,参加了一场意义特殊的毕业典礼。与此同时,新一期“阳光班”项目已定于9月启动,将持续精准帮扶符合条件的八中学子,推动“助学扶智”向“长效赋能”深化升级。

近年来,六盘水市第八中学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依托课堂“主阵地”,打通学科“主渠道”,先后成立“化”说生活、与数同行、鹿鸣诗社等40个各具特色的学生社团,深入开展励志教育、三线文化、劳动教育等主题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如今,在中山市的对口援助下,六盘水市第八中学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发展步伐稳步加快,正全力打造为集学园、乐园、花园、家园“四园一体”的魅力校园,成为六盘水教育优质化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

去年11月,六盘水市第八中学成功创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发展,学校的软硬件得到了全面提升。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我们将继续抓住东西部协作这一机遇,以教科研兴校、教科研强校作为抓手,助推市八中教育高质量发展。”六盘水市第八中学党委书记张匀表示,要让更多乌蒙山区的孩子,借助中山与六盘水教育协作架起的坚实桥梁,获得攀登知识高峰的力量,以及眺望山海、追逐星辰的视野与梦想。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佳琪

编辑 邓运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