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组织开展“经营土地·赋能增收”村集体经济发展“1+1”学习交流活动
来源:环球网
4月25日,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县委组织部组织全县292名“三星”以上村党组织书记和71名驻村第一书记,开展“经营土地·赋能增收”村集体经济发展“1+1”学习交流活动,旨在进一步激发农村党组织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抓产业、抓发展的热情,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活力。
浚县王庄镇西枣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俊普在交流环节分享了该村的发展经验,赢得阵阵掌声。“我们立足土地资源优势,盘活村集体土地50亩,流转农户土地40亩,实施订单农业,搞特色种植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张俊普介绍,西枣林村2024年上半年种植秋葵带来15万元的增收,下半年种植菠菜又增加6万元收入,同时为村里提供就业岗位40个,人均年增收5000元。这种“土地流转+特色种植”的模式,不仅让村集体收入大幅增加,还为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实现了村集体和村民的“双赢”。
此次“1+1”学习交流活动是一次经验分享,更是一次思想碰撞。来自全县的以产业模式新、村集体收入高、联动群众好为工作亮点的10名村党组织书记,围绕“土地+”发展模式进行了交流分享,内容通俗易懂、切合实际、可借鉴性强,用身边人、身边事、同类村的发展经历,为参加人员发展村集体经济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
县委组织部就下一步“围绕土地做文章”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出了明确要求。首先是认清“四个需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县委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的需要,是乡村全面振兴工作的需要,是提升办事服务能力的需要,也是选择适合浚县实际的发展模式的需要。其次是做到“四个有”。要有态度,认真学习先进村发展模式;要有想法,立足村情实际,明确方向、理清思路、制订规划;要有行动,党组织书记要带头吃亏、带头实干、大胆探索;要有成效,履行好岗位职责,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强村富民。最后是把握“四个好”。要选好发展定位和方向,开好党员和群众会,用好政策和项目支持,找好经营和运作方式,力争在全县围绕“土地+”模式,形成示范带动、良性发展、整体推动、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
通过这次学习交流活动,许多参会人员表示开阔了思路、学到了方法、坚定了信心、增加了干劲。浚县白寺镇尹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申献粉表示,下一步,他们将迅速行动,召开党员群众会议,今年计划流转70亩土地,种植经济作物,争取在发展村集体经济方面取得新突破,不断增强村民获得感、幸福感。
(张文渊、王鹏、卢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