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胸腔镜的几个“小孔”助81岁老人抗癌成功

时间:2025-07-14 20:26:00

岳阳晚报7月14日讯(通讯员 谭媛 陈纯)近日,81岁高龄的李奶奶在岳阳市中医医院成功拆除肺部恶性肿瘤,一周后出院。出院前,李奶奶一大家子都对查房的医生竖起大拇指:“没想到打几个小孔就把手术做了,市中医医院确实技术好!”

6月初,81岁的李奶奶突发胸痛,在家人的陪伴下找到岳阳市中医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彭小波求诊。胸部影像检查结果显示,李奶奶右下肺存在可疑结节,经过进一步穿刺活检确诊为肺部恶性肿瘤。

手术风险巨大,李奶奶的身体能否承受?看着精神尚可却难掩忧色的老人,家人决心不放弃一线希望,积极治疗!

高龄患者的肺部手术,无异于在“生命禁区”排雷,每一步都需慎之又慎。市中医医院迅速启动了多学科诊疗(MDT)机制,普外科、心胸外科、麻醉科、影像科等多个科室的专家围绕李奶奶的病情展开了全面分析,综合评估其心肺功能、基础疾病等身体状况,经过严谨讨论,最终决定采用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由彭小波主刀,以最小创伤实现肿瘤精准切除。

“传统开胸手术对高龄患者堪称‘生死考验’,而胸腔镜微创术通过几个小孔就能实现手术,不仅术中出血少、疼痛轻,还能最大程度保留肺功能,极大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术前,彭小波与患者家属进行了充分的沟通,极大地缓解了家属的心理压力。

手术当天,普外科手术团队在胸腔镜的辅助下,通过微小切口,精准定位肿瘤位置,犹如“拆弹专家”般谨慎细致地操作,最终成功完整切除病变组织。

术后,李奶奶直接返回普通病房,无需转入ICU进行观察。一周后,各项指标恢复正常,顺利康复出院,术后辅以靶向药物治疗即可。

彭小波提醒,肺结节是肺癌的重要预警信号,但并非所有肺结节都是恶性的。数据显示,体检发现的肺结节中,90%以上为良性。

那么如何判断结节性质?关键要做到“三看”:一看大小,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节恶性概率低于1%;二看形态,边缘光滑、密度均匀的结节多为良性;三看变化,定期复查,结节大小、形态稳定,恶变风险较低。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吸烟者、有肺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应缩短筛查周期。

发现肺结节不必过度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一旦确诊恶性肿瘤,应及时就医,选择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规范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肺癌治疗已进入微创精准时代,即使是高龄患者,也有机会通过科学治疗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