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立夏 福建省专家开出养生良方
时间:2025-05-05 10:22:00
5月5日迎来立夏节气。立夏后气温升高,容易诱发失眠、烦躁的情绪,如何改善睡眠质量?此时节湿度较大,易发肠胃疾病,又该如何预防?日前,省卫健委举办“时令节气与健康福建”系列新闻发布会(立夏专场),福建省中医专家开出良方。
“立夏后福建省湿热交织、花草繁茂,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激增,易诱发过敏性哮喘。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同时五行理论中,脾土生肺金,因此,提高人体脾肺功能,是帮助患者改善过敏性体质、减少哮喘发作的关键。”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徐顺贵表示,建议晨起关闭门窗,可用艾叶熏蒸房间净化空气;外出佩戴口罩,穿着长袖衣物防蚊虫叮咬。同时需要同步调整作息,夜卧早起以养肺阴。
饮食上,湿热体质者推荐薏苡仁冬瓜鲫鱼汤清热化湿,虚寒体质用黄芪生姜羊肉汤温阳固表,儿童特应性体质可常饮太子参山药汤调节免疫。日常可饮鱼腥草罗汉果茶缓解气道炎症,晨服姜枣茶增强卫阳抗邪能力。
此外,经络导引贯穿日常保健。晨间沿肺经拍打配合按揉孔最穴缓解气道痉挛,可以通过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保健功法调理人体气机。急性发作时点按定喘穴,帮助减轻气促症状。
夏季湿热渐盛,若脾胃运化不畅,湿浊内蕴,可能加重睡眠障碍。徐顺贵给出了中医调理睡眠的4个实用方法:调节情绪,静心养神,睡前少刷手机,可听轻音乐放松,晚上用艾叶+合欢花泡脚,帮助引火下行,助眠安神;饮食调理,清心降火,多吃莲子、百合、银耳,少吃烧烤、油炸食品;作息调整,顺应天时,中午睡20分钟~30分钟,补充精力;适度运动,疏解郁热,清晨或傍晚散步,微出汗即可,避免剧烈运动后兴奋难入睡。(记者 林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