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立秋“贴秋膘” 这样“贴”更健康

时间:2025-08-14 14:11:00

  立秋已至,“贴秋膘”的传统习俗被不少人提上日程。但在饮食结构丰富的当下,“贴秋膘”并非简单“多吃肉”,而是要结合体质、顺应时节,才能真正达到养生效果。南昌市中心医院(老福山院区)治未病科中西医结合医师陈瑞表示,除了科学贴膘,秋季养生还需兼顾饮食均衡、作息调节和适度运动,全方位呵护健康。

  陈瑞表示,关于“贴秋膘”,现代养生更强调“精准进补”,其核心是“补其不足”,并非所有人都需要“大补”。中医师认为,秋季养生应以“润燥、养阴、补气”为原则,盲目跟风进补反而可能加重身体负担。

  陈瑞指出,对于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人群,需合理进补,重点在于控制热量摄入,选择低脂优质蛋白。老年人消化功能减弱、儿童脾胃尚未发育完善,进补过量易引发腹胀、积食,建议先吃些白萝卜、山楂等消食化积的食物“开路”,再循序渐进补充营养,比如用山药粥、南瓜泥等温和食材调理脾胃。即使是体质适宜进补的人群,也要遵循“清补”“平补”原则。陈瑞建议,优先选择鸭肉、鸡肉、鱼虾等优质肉类,搭配莲子、百合、银耳等润燥食材。例如清蒸鲈鱼、山药炖鸡汤、莲子百合瘦肉粥等,补而不燥,是兼顾营养与健康的贴膘选择。

  贴秋膘只是秋季饮食的一部分,想要安然度秋,更需注重整体饮食结构的均衡与禁忌。陈瑞表示,秋季饮食需遵循“减辛增酸”原则:减少辣椒、花椒、生姜等辛辣食物的摄入,以免助长体内燥火,导致口干舌燥、咽喉不适;多吃苹果、梨、石榴、葡萄等水果,以收敛肺气、滋阴润燥,还能为身体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同时,秋季气候干燥,人体水分流失加快,需适量饮水,多喝温水、淡茶,或通过雪梨、冬瓜、黄瓜等含水量高的蔬果补水,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

  秋季养生讲究“顺应阳气收敛”,除了饮食,作息和运动的调节同样关键。陈瑞表示,作息上应遵循“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帮助身体储备能量;早起能让肺气舒展,提升全天精神状态。建议22—23点入睡,早6—7点起床,保证7至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降低免疫力。

  运动方面,秋季宜“收不宜散”,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阳气外泄。陈瑞推荐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饭后散步半小时,既能促进消化,又能放松身心;慢跑时控制速度和时间,每次20—30分钟即可,避免过度疲劳;太极拳、八段锦通过缓慢动作配合呼吸调节,能增强体质、改善情绪,尤其适合秋季养生。每周坚持3—5次运动,可增强免疫力,减少秋季感冒等疾病的发生。(洪观新闻记者 万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