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春来草原接羔忙 肉类保供稳粮仓

时间:2025-04-27 09:45:00

来源:内蒙古日报

暖意渐浓,但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草原的清晨仍裹挟着寒意。天刚微微亮,红格尔苏木白音花嘎查牧民娜日苏就已经忙碌起来。她穿梭在羊圈之间,仔细观察着每一只母羊的状态,随时准备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从传统饲养到科学饲养,保障接羔保育高效高产

“我们养了367只羊,已经接了296只羔。去年秋天,除了自己家草场上打的草,我们还储备了20吨青贮玉米,提前准备好羊的口粮。”娜日苏说。

娜日苏告诉记者,她家这些年养殖方式改变了很多。不仅持续更新养殖品种,把养的羊逐渐换成了生长发育快、产羔率高、出栏率高的肉羊新品种杜蒙羊,还学习先进养殖技术,实现少养精养。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2024年,内蒙古牛羊肉、牛奶产量稳居全国第一,乳肉薯绒等7条重点产业链产值突破7000亿元。2025年,内蒙古将继续推进畜牧良种补贴、基础母牛扩群提质等措施,抓好畜牧业生产中接羔保育这个关键环节,为存出栏稳定增长提供有力保障,持续提升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能力。

去冬今春以来,内蒙古早部署、早行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抓好以接羔保育为重点的冬春季畜牧业生产,制定切实可行的饲草料储备计划,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加强疫病防治、饲草料配比等方面技术指导,强化疫病强制免疫、圈舍消毒、科学饲养管理幼畜等环节,引导养殖户由传统饲养管理方式向科学饲养管理方式转变,有效保障接羔保育工作顺利进行。

一季度,内蒙古大小畜产仔3039万头只,仔畜成活率稳定在98%以上;全区猪牛羊禽肉产量达到46万吨,同比增长4.3%,其中牛肉、羊肉分别增长9.5%和9.6%;生猪存栏623.7万头,牛存栏946.2万头,羊存栏6486.5万只。

生机勃勃的新生命,成为草原上的独特风景。

从“经验养殖”到“良种赋能”,优良畜禽供种能力不断提高

呼伦贝尔市的养殖户韩志敏望着刚刚降生的羊羔,脸上洋溢着喜悦:“以前接羊羔时,我们两口子忙得不可开交,还总是担心小羊羔生病。现在好了,有了专业帮助,我们轻松多了。”

韩志敏口中的“专业帮助”,指的是呼伦贝尔农垦苏沁农牧场有限公司组建的一支专业社会化服务队伍。公司畜牧兽医站站长卢峰介绍说:“我们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养殖户家中,用浅显易懂的方式为养殖户讲解接羔保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从羔羊的生理特点到接羔技巧,从疾病防治到科学化管理,可以说是手把手教,让养殖户们掌握关键养殖技术。”

尝到了科学养殖的甜头,韩志敏对养羊更有信心了:“服务队不仅帮助我们改善养殖环境,还教我们科学调整饲料配比,羔羊的成活率也明显提高了。”

由自由放牧向集约养殖转变,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转变……内蒙古聚焦肉牛肉羊产业提质增效,推广“种养结合、为养而种、过腹转化、农牧循环”的草畜一体化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兽医、饲草、集中饲养等社会化服务,加强饲养管理、智慧养殖以及经营管理技术技能培训应用,不断提高草原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促进牛羊肉生产能力提升。

近年来,内蒙古各地总结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舍饲圈养的经验做法,推广托管代养模式、家庭牧场模式等10个可借鉴、可推广的现代设施畜牧业发展典型模式。同时,升级智能暖棚、自动饲喂设施、智能监控系统和粪污处理等设备,不断增强畜牧业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2024年全区新建、改扩建牲畜棚圈500万平方米以上。

上耳标、称重、记录数据……位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的内蒙古亿维白绒山羊有限责任公司的种羊场内,随处可见技术员忙碌的身影。

“1个月前,这只母羊生了三胞胎,三只羊羔健康状况良好。我们针对母羊待产、接产以及羔羊保育等重要环节,安排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全程值班,确保接羔保育工作顺利完成。”内蒙古牧之源农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百川指着5号畜群点的母羊说。

内蒙古牧之源农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子公司内蒙古亿维白绒山羊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级阿尔巴斯绒山羊保种场,也是国家级阿尔巴斯绒山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区,拥有畜群点33处,阿尔巴斯型种羊存栏8500余只。

近年来,公司积极与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加快种源核心技术攻关,还通过加强标准化棚圈建设、科学配方饲喂和疫病防控等措施提高产羔率、双羔率以及仔畜成活率。目前,公司双羔率比三年前提升了约30%,羔羊成活率达到了98%。

仔畜成活率持续提升的背后,是一场从“经验养殖”到“良种赋能”的悄然变革。内蒙古不断完善西门塔尔牛、华西牛、苏尼特羊等主导品种育种推广体系,2024年新遴选自治区核心育种场10家,新增种公牛235头,种公羊1100只,牛冻精年生产能力提升350万剂,牛胚胎年生产能力提升1.5万枚,生猪年供种能力提升30万剂,进一步提高全区优良畜禽供种能力。

在夯实种源硬核实力的基础上,内蒙古正着力打通技术推广的“最后一公里”。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畜牧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服务,重点推广肉牛肉羊设施养殖、牧区科学放牧、羊冷冻精液制作和人工授精、绒山羊优质种羊培育、两年三产繁育、母子一体化6项技术,建立示范推广基地10个,示范推广牛羊3.5万头只,辐射带动牛羊14.8万头只,为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提供技术支撑。(记者 韩雪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