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漫评丨让实干者轻装再前行

□周丽芳
“基层万事繁,干部挑重担”。曾经,基层干部深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泥沼,被“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等事务缠身,难以全力投入为群众服务的工作中。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并扎实推进落实以来,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基层干部也迎来了轻装上阵的新契机。
斩断“文山会海”枷锁。过去,基层干部被大量文件、会议占据了工作时间。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重复无效的文件大大减少,冗长拖沓的会议不再频繁。基层干部得以从繁琐的文字材料和会议中抽身,走出办公室,深入田间地头、百姓家中,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贴心“引路人”。他们能把更多精力放在产业发展调研、民生项目推进上,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赢得群众真心点赞。
构建“督查考核”新路。以往,督查考核重资料、轻实效,基层干部为了迎检,耗费大量精力做“面子”文章。如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督查考核坚持督考合一,注重实地查看、群众评价。考核导向从“档案整不整齐”转向“群众满不满意”。基层干部不再为了应付检查而忙碌,而是将心思放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上,专注于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搞起了群众期盼的“里子”建设,让基层发展成果看得见、摸得着。
吹散“指尖负担”阴霾。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形式主义从“办公桌”走向“指尖”,各类政务APP、工作群泛滥,“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让基层干部应接不暇。近年来,各地积极清理“僵尸”APP和重复群聊,合理调整考核指标。基层干部不用再为了打卡、刷数据而分心。他们轻装上阵,把时间和精力投入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上,在基层治理、矛盾调解等工作中大展身手,真正做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开展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基层干部减负增效,树立起实干担当的鲜明导向。基层干部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投入工作中,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广阔舞台上奋勇拼搏。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