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快评:打造“产城人”深度融合的产业社区
近日,笔者到南靖高新技术产业园(简称“南靖高新园”)参访。南靖高新园是南靖县与漳州市区同城化发展的重要节点,产业社区发展起步较早,已取得一定成效。园区内,兰陵路商铺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大大方便了园区员工和附近群众就餐、购物等,发挥着产业社区的作用。

产业社区具有产业和社区的双重属性,是以园区工业产业为基础,根据人的生产生活需要,融入现代城市功能,打造产业要素与城市配套协同发展的新型产业城区,有利于人与企、产与城协调发展。向产业社区迭代,是产业园区发展的必然过程,也是产业园区向上提升的必由之路。
持续完善生活配套。工业园区发展的第一阶段以生产功能为主,强调生产技术的升级;第二阶段为注重产业配套的产业园区,强调发展产业科技创新、企业孵化平台等更为完善的产业集聚区;第三阶段才是产业社区,最明显的特征是生产生活空间和功能趋向高度融合,产业与城市的边界逐渐模糊。发展产业社区,必须持续完善吃住行、教育医疗、文体娱乐等生活配套,实现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南靖高新园建成总长28公里的“五横五纵”路网格局,拥有2座110kV变电站、日供水4万吨的自来水厂和日处理污水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配套有中小学、幼儿园和二级甲等医院;建成3座住宅小区,像福建两口子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还提供免费宿舍、食堂,员工生活日益便利。
深化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实体经济是产业园区的根本任务,在向产业社区转变过程中,要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通过技术创新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持续推进产业升级,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南靖高新园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紧邻南靖高新园的漳州理工学院,与相关企业、部门、院所共同建设闽台智能产业科技学院、技术研发服务中心、乡村振兴研究院等三大平台,为南靖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社区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
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产业园区向产业社区转变,对政务服务提出新要求,不仅要服务好企业发展,营造务实高效的营商环境,还要服务员工生活需求,以良好愿景留人。南靖高新园党工委、管委会简化工作流程,全力提升行政效能,最大限度减少内部环节,最大限度压缩办理时限,最大限度为企业提供便利。建立健全项目引进、落地、开工建设全程跟踪服务机制,对招商引资项目从洽谈、签约、建设到投产实行全程领办、代办服务。同时,协同南靖县靖城镇党委政府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营造宜居环境,激发大家在园区创业、就业的热情。
产业园区向产业社区转变是发展新趋势。今年南靖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动产业园区向产业社区转变,实施33个产业社区配套项目,建设产业社区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各地各产业园区也应当乘势而上,加快推进“产城人”深度融合,让产业园区发展迈上新台阶。
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