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严查虚假交易、重复申领、一机多卖等违规行为骗国补
3月17日,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实过程中,针对虚假交易、重复申领、一机多卖等违规行为,商务部通过迭代升级系统,以信息化手段进行实时监测拦截,同时畅通监督举报渠道,会同相关部门指导地方及时查处,坚决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新一轮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自推出以来,一直被视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升级、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该政策不仅有助于刺激消费,还能促进家电产业的更新换代,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日前,商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消协副会长盛秋平在发布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时表示,2024年家电以旧换新超过6200万台,家装厨卫“焕新”超过6000万件。
而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也意味着今年的“以旧换新”活动将继续升级。《方案》明确,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地方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耐用消费品绿色化、智能化升级,支持换购合格安全的电动自行车,实施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推动二手商品流通试点建设,培育多元化二手商品流通主体,创新二手商品流通方式。在消费品质提升方面,《方案》明确,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深入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大力培育品质电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促进“人工智能+消费”,加速推动自动驾驶、智能穿戴、超高清视频、脑机接口、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推广,开辟高成长性消费新赛道。
国补政策的出发点是为了让消费者能够真真切切地得到实惠,从而激发消费市场的活力。但2024年家电“国补”政策执行过程中一度存在的监管漏洞,让部分商家钻了空子,通过伪造交易记录、虚报信息等方式骗取补贴。
有业内人士表示,此前有个别经销商一台机器假装卖几十次,套国补资金。实际上,近日,包括云南省商务厅、四川省商务厅以及安徽、西藏、青海、河北、江西、云南、湖南等省市的商务厅先后通报了126家企业和448名个人涉嫌骗补套补的违规行为,相关违规者和违规单位将被取消后续参与国补的资格或拒绝其补贴申请,情节严重案件已被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不过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随着新一轮国补政策的深化与监管体系的全面升级,这一形势有了根本性扭转。
2025年,应对补贴过程中存在的违规行为,国家加大了监督和处罚力度,商务部要求各地要合理确定并及时更新参与补贴的主体名单,对于严重失信及出现严重违法违规情形的列入负面清单,不得参与补贴,同时通过SN码核验溯源等手段,确保资金流向真实合规的消费场景。甚至部分地区如江西省更是明确要求商家上传的销售产品SN码图片中要“含地理定位”等信息资料。另外据了解,国补商品开具的发票信息中,事实上也增加了“SN码”等详细信息填写。
有业内人士介绍,SN码是每台家电产品机身上独一无二的机身条码,相当于家电的“数字身份证”,它贯穿于产品生产、流通、销售全链路。增加了SN码等信息核验,商家再想通过伪造交易记录、虚报信息等手段骗取补贴可以说难上加难,因为一旦SN码与实际销售情况不符,在系统交叉比对和人工抽检环节就会被精准识别。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孔学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