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限定“双城记”!从宿迁出发“e”起沉浸式打卡临沂
4月29日,由宿迁市委网信办和临沂市委网信办联合主办的“双城记”系列活动之“河湖一脉·交换春天”城市品牌交流体验活动继续开展。宿迁政务新媒体、自媒体和网评员代表一行人走进竹泉村、沂蒙红嫂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等地,深入探寻临沂的民俗风情、红色文化与自然风光。

沂蒙山水间,竹泉村宛如一颗温润的明珠。清泉穿村而过,与翠竹相映成趣,古民居沿河错落分布,勾勒出一幅诗意栖居的田园图景。这种将自然禀赋与人文传统深度融合的生存智慧,让宿迁唐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李军感叹:“这里既有乡土气息,更承载着浓浓的乡愁。”竹泉村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古村落,更是沂蒙民俗文化的活态博物馆,向来访者展示着传统农耕文明的当代生命力。

沂蒙红嫂纪念馆
在沂蒙红嫂纪念馆,凝固的历史瞬间化作直击心灵的精神震撼。泛黄的照片、斑驳的文物,无声诉说着“乳汁救伤员”“肩扛门板架人桥”等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些超越血缘与生死的大爱壮举,让众人深刻理解了沂蒙精神的核心内涵。而“跟着团长打县城”的沉浸式体验项目,则以角色扮演的创新形式,将历史记忆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文化体验。沭阳县融媒体中心的王梦蝶认为:“这种沉浸式的体验,特别适合开展青少年红色教育。”

“跟着团长打县城”的沉浸式体验项目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内,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涌动着历史的回响。详实的史料与逼真的场景复原,重现了那场扭转战局的关键战役。通过讲解员的生动讲述,一行人不仅了解到战役的战略意义,更触摸到革命先辈们舍生忘死的精神品格。这种对历史细节的深度挖掘,让红色文化不再停留于抽象概念,而是化作可触摸、可传承的精神力量。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当《沂蒙山小调》的悠扬旋律在其诞生地响起,一行人沉浸在音乐与土地交织的文化叙事中。这支传唱大江南北的经典民歌,承载着沂蒙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成为地域文化认同的重要符号。每一个跳动的音符,都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坚韧与浪漫,展现出民间智慧与艺术创造力的完美结合。

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的生态长卷,为此次文化探寻之旅画上壮美句点。乘坐索道俯瞰连绵群山,层峦叠嶂间森林葱郁,沂蒙山水的雄浑壮美尽收眼底。“蒙山山顶的视野,是对沂蒙山水最震撼的诠释。”宿迁自媒体人“闵晓熙”说,这里的每一处都能带来震撼体验,是不容错过的打卡胜地。
这一天,众人穿行于临沂的山水与历史之间,触摸到了这座城市鲜活的春天:它是竹泉村的清幽与古朴,是沂蒙红嫂纪念馆的感动与敬仰,是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的庄严与厚重,是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的悠扬与深情,更是蒙山的壮美与辽阔。(记者 陈硕 李九凌 见习记者 云春燕 时竣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