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癌共舞的人:从绝望深渊到心灵绿洲
癌症,一个超级可怕的恶魔,没人想听到这个字。但这一天我接到了任务,要走近一群与癌抗争的人。我先入为主地认为,他们应该会呈现出面色苍白行动不便、虚弱无力、消瘦憔悴?除此以外,他们应该会有焦虑不安、恐惧绝望的情绪,毕竟他们面对的敌人让人心生恐惧!然而,我所有的偏见都在几个小时后被自己的眼泪洗得干干净净。

口琴曲目《划小船》,是我走进他们的爱心老家活动室听到的第一首曲子,音乐很容易让人沉醉其中。我几乎忘了他们是病人。
红色的马甲上写着“成都市抗癌协会志愿者”,这是他们的身份之一。领队的这位高个子阿姨名叫宋宪龄,81岁的她抗癌23年,骨癌让她的右臂变成了钛合金。长短不一的双臂不仅能吹出专业的口琴水准,后面我才知道,这双手还拉回了无数人的信心,传递过比药还暖的力气。

王爱华,61岁,面色红润,笑起来两颊的苹果肌那么的饱满,虽已抗癌8年,但在她的身上我竟然见到了“少女感”。还有她,孙亚平,73岁,抗癌29年;李玉宾,76岁,抗癌17年;杨素华,71岁,抗癌6年......

可他们看着都好健康,好有活力,好淡然,好有生命力。他们是怎么走过来的?他们没有怕过吗?这天下午,几位阿姨带我走进了离恶魔更近的地方,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部。
余子芳(音),鼻咽癌20年,她说每次来医院就像是回家一样。可她早就不像当初那个被恶魔吓得只知道哭的人。原来,不住院的时候,她也会像宋阿姨他们一样,身穿红色马甲到处去帮助患难与共的病友重拾信心,让病友们积极接受治疗,回归社会、回归家庭。
“宋大姐是我的榜样,带领我们走了好长的志愿者路,拯救了很多人。我是高过敏体质,化疗差点就化了;然后医生让做放疗,结果我整个脸都黑了,演孙悟空都不用化妆了。”明明是自己的痛,却像是在说戏本。我想,这大概就是抗癌志愿者相互传递的力量吧。

还有老杨,十年前,在他退休前的一个月,癌症找上了他。但他却把这段抗癌路当作是人生的“加时赛”。“有那么一群人跟自己一样,在跟癌做斗争,只是斗争的方式一样,所以我感觉不孤独。”
“大姐你什么病种?”
“直肠转肝。”
“我81了,我骨癌,当时医生说只能活1年,我现在活了23年,我赚了。”

病房里志愿者和病友交流的气氛原来可以这么轻松,像是在谈一场比赛。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黄涛金告诉我,志愿者介入后,病人的医从性更高了,他们的状态明显有改善,会更愿意配合医生接受治疗,自然就能提高治疗的效果。”
走了一间又一间的病房后,我对癌的恐惧好像变弱了,对癌症患者的印象也被彻底颠覆了。一位患者说,现在癌在他的心中就像感冒一样,并不是不能战胜的。我想这应该就是抗癌志愿者努力的成果吧。宋阿姨告诉我,目前成都抗癌协会已经有400余位志愿者,有医生有专家,还有一群“撵着癌症跑”的人。“科学抗癌抱团取暖”这是志愿者团队的口号。他们笃定,命是攥在自己手里的,何必便宜恶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