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丝路·行阅中亚”2025跨国图书出版交流活动在哈启幕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安平(中)在“丝路书架”揭幕仪式现场为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文化参赞蒋鹏和阿斯塔纳市议会议员巴哈尔古丽·托列根介绍中国书籍
西安网讯(记者 韩涛)驼铃声远,书香弥新。近日,一支由出版人及学者组成的“走读丝路·行阅中亚”2025跨国图书出版交流活动代表团,带着千余册精品图书和剪纸、皮影等非遗作品,走进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和阿拉木图两地,开启了人文交流的新篇章。本次活动由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五洲传播中心主办,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承办,期间举办多项文化交流项目,并与哈萨克斯坦多家出版机构就图书出版、版权合作等议题进行交流座谈、合作签约,积极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更好地讲好丝路故事、弘扬丝路精神。
从西安到中亚的文化接力

哈萨克斯坦冬不拉演奏艺术家巴合特努尔·阿布列孜为中哈来宾演唱为本次活动原创的歌曲《书香丝路》

“丝路书架”亮相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国家学术图书馆
活动首日,交流团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国家学术图书馆举行了“丝路书架”揭幕仪式及“中国图书角”签约仪式。
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文化参赞蒋鹏在致辞中指出,中哈拥有绵延千年的丝路情谊,人文合作是双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图书文化交流则是人文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此次设立的“丝路书架”将成为中哈文化交流新平台,助力哈萨克斯坦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了解中国图书文化,赓续传统友谊。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旅游和体育部副部长谢里克·贾拉斯巴耶夫致辞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旅游和体育部副部长谢里克·贾拉斯巴耶夫表示,此类文化交流活动不仅有助于挖掘两国旅游合作潜力,更能增进相互理解与睦邻友好。他相信此次活动将成功架起连接两国人民、历史与未来、传统与创新的新桥梁。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安平说,此次在国家学术图书馆设立“丝路书架”,加强图书出版和多元文化交流,就是贯彻“中国—中亚精神”,落实中国—中亚峰会及陕西与哈萨克斯坦文化领域合作的具体举措,搭建更加畅通的“知识丝路”和“文化丝路”,意义重大。
哈萨克斯坦国家学术图书馆馆长库米斯·塞伊托娃认为,展出的图书充分展示了丝绸之路的文化财富,将积极推动两国精神遗产的传承与传播。她期待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双方文化与精神联系,促进两国著名作家和诗人作品的广泛传播与认可。
据介绍,此次活动首批有400余种精品图书将正式与哈萨克斯坦读者见面。这些图书不仅展现着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也是中国与世界进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共融的珍贵纽带。未来,期待更多的读者翻开“丝路书架”上的书籍,参与到文明对话中,以书为媒,共同开启中哈文化交流合作的新篇章。
阿斯塔纳市议会议员巴哈尔古丽·托列根寄语,希望阿斯塔纳与西安能开展更多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两地民心相通。

五洲传播中心副总经理(左一)、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屈占权(右一)与哈萨克斯坦国家学术图书馆馆长库米斯·塞伊托娃共同签署“中国图书角”合作备忘录
随后,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安平与哈萨克斯坦国家学术图书馆馆长库米斯·塞伊托娃共同为哈萨克斯坦“丝路书架”揭幕,五洲传播中心副总经理、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屈占权与库米斯·塞伊托娃共同签署“中国图书角”合作备忘录,为进一步巩固陕西和哈萨克斯坦两地的传统友谊和推动双方人文合作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一本书”到“一条路”
活动的另一高潮是中哈出版社的深度合作签约。
7月11日,陕西三秦出版社与哈萨克斯坦赫尔维蒂亚出版社关于图书《影像丝路》(第二辑)的出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阿拉木图举行。

陕西三秦出版社社长支旭仲(左)与哈萨克斯坦赫尔维蒂亚出版社副总裁艾杰里姆·努尔穆哈姆贝托娃在阿拉木图进行签约
赫尔维蒂亚出版社副总裁艾杰里姆·努尔穆哈姆贝托娃表示,出版社自成立以来,已经出版了100余种书,从历史、散文、戏剧到教育类书籍都有涉及,同时也为世界上的出版机构提供109种的语种翻译服务,为作者提供从编辑到设计再到书籍出版推广的全链服务。未来希望以此次签约为契机,与中方的出版社有更多的合作交流。
陕西三秦出版社社长支旭仲表示,多年来,三秦出版社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他介绍,此次签约的《影像丝路》(第二辑),预计再有两月即可正式出版。下一步,双方将在版权和译介等工作方面进一步加强深度合作,推动双向交流。
访问期间,代表团拜会了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并向使馆汇报了此次交流活动的丰硕成果。使馆方面对活动成效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有力促进了中哈民心相通,为两国关系发展注入了新的文化动力。

中哈与会嘉宾合影
从“丝路书架”的设立到合作协议的签署,一条以书为媒、贯通古今、联结民心的“新丝路”正铺展延伸。此次“走读丝路·行阅中亚”跨国图书出版交流活动,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文化展示与出版合作实践,更是新时代传承丝路精神、促进文明互鉴的生动体现,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澎湃的时代动力。
编辑:婧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