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汪队”亮相燃气检漏现场,“四位一体”助力城市体检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冰珂
4月10日,在郑州市文澜街,4只名为“花呗”“猴子”“蒙多”“QQ”的燃气嗅探犬组成特殊“巡检队”,与人工、无人机、检测车协同作业,首次完成“四位一体”管网检漏新模式实战演练。
这些经过严格训练的“汪汪队员”,凭借十亿分之一的嗅觉灵敏度,已经成功定位多处人工和仪器难以察觉的隐蔽漏点,为城市燃气管网安全注入“生物科技”新力量。

精准锁定地下1.5米微泄漏
教导员打开车门,给首先下车的“花呗”套上犬绳后,“花呗”立即进入工作模式,一路小跑,边跑边嗅,几分钟就来到绿化带,精准扑向事先埋藏的“臭味棉球”……4月10日,文澜街郑州大剧院附近,来自四川的最强外援-—四只嗅探犬,用实战证明了实力,成功挖出隐藏的“燃气微泄漏点”。
就在前一天,郑州华润燃气前往荥阳广武镇西塑楼村进行管道检测。由于该村的管网铺设年限较长,村民在最近几年才陆续加装燃气,郑州华润燃气决定对管网进行重新检测,由四只嗅探犬出征。
检测人员在村中的大戏台处发现了一处水泥硬化地面,人员完全无法闻到气味的情况下,嗅探犬“蒙多”发出信号。随后,检测人员使用仪器进行数据比对,但比对结果并不理想,没有明显的数据显示。检察人员在地上做了标记,4月10日上午,检测人员通过开挖发现,在地下1.5米的深处发现了一个微漏点。

天然气无色无味,“汪汪队”靠啥立大功?
今年开始,郑州华润燃气在现有高精尖检测手段的基础上,首次引进燃气嗅探犬,全面保障郑州市燃气管网运营安全。郑州华润燃气管网运行部西区管线所所长徐忠杰介绍,目前嗅探犬每次出现场都有收获,专攻“疑难杂症”。
郑州华润燃气投入充分的资源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四种检漏模式相互补充。以新购入的检测车为例,车载检测设备效率非常高,实现毫秒级气体成分分析,一旦检测到疑似泄漏点,专业人员携带专业仪器进行复测,以确定是否真的存在泄漏。
天然气无色无味,嗅探犬靠啥立大功?原来,为提高人们对燃气泄漏的感知能力,及时采取措施,燃气行业通常在天然气管道中添加臭味剂,如四氢噻吩(THT),也是俗称的“臭鸡蛋味”的气味。
“它们的嗅觉灵敏度达PPB级(十亿分之一),高于人类嗅觉100万倍,能捕捉仪器无法识别的加臭剂气味,尤其擅长复杂环境盲区排查。”徐忠杰介绍,燃气嗅探犬就是通过专项训练对天然气加臭剂四氢噻吩具有高度嗅觉敏感性。
现场嗅探犬教导员王师傅介绍,此次来郑州的四只嗅探犬都是3岁多,目前属于它们职业生涯的黄金年龄。培养高素质的嗅探犬并非易事,从3月大开始,首先训导它们对人类的亲和度,路人踩到它们也不会遭到攻击。
培养一只嗅探犬绝非易事。在10只训练犬中,通过考核、淘汰、实习等环节筛选后,平均只有1—2只训练犬可最终参与到“实战”当中,经过专业训练的燃气嗅探犬会优先一秒嗅出刺激气体,并在极短的时间内捕捉这种味道,探知燃气是否有泄漏发生,辅助管线检测人员对管线进行人工检测。

“人+机+车+犬”四位一体管网检漏新模式
在文澜街的检测现场,除了性格各异的嗅探犬,天上的无人机、手持检测仪的检测人员,还有价值400多万的检测车,组成了四位一体的管网检漏豪华阵容。
徐忠杰介绍,为保障燃气管网运行安全,郑州华润燃气投入了高昂的成本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四种检漏模式相互补充。新购入的检测车造价高达400多万元,车载检测设备效率非常高,实现毫秒级气体成分分析,一旦检测到疑似泄漏点,专业人员携带专业仪器进行复测,以确定是否真的存在泄漏。
在人和车辆难以到达的地方,如一些住宅小区,由于架空管道位置较高,甚至位于二层或三层平台上,人员难以到达,这时无人机就能派上用场,10分钟完成3公里管线扫描;在遇到非常棘手的问题时,最强外援嗅探犬上阵,精准定位人工难查的隐蔽泄漏点。
目前,郑州华润燃气以保障城市燃气管网安全运行为核心目标,通过智慧化在线监测手段全面提升管网管理水平,创新推出“人+机+车+犬”四位一体管网检漏模式,配合智能压力监测、阀井传感等数字化系统,形成“生物预警-智能复核-工程修复”全链条闭环管理,构建智慧化燃气安全防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