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楼观台一日游详细攻略(终南20名山之道源仙都楼观台)

时间:2024-12-03 08:19:57

道源仙都——楼观台

楼观台位于西安市周至县东南15公里的终南山北麓,这里风景幽美,依山傍水,茂林修竹,绿荫蔽天,是我国著名的道教胜地,号称“天下第一福地”。古籍赞曰:“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名。”

传说周代大夫函谷关令尹喜在此结草为楼,以观天象,因名“草楼观”。后尹喜迎老子在此著《道德经》五千言,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秦时修庙于楼南,汉时建宫于楼北,隋文帝开皇年间在山下建道观,唐初改为宗圣宫,后改宗圣宫为宗圣观,成为当时道教的圣地,盛极一时。唐以后渐衰,其中心由山下宗圣宫向山上说经台转移,“楼观台”之名始有。

从西安出发沿环山旅游路向西到达周至境,经周至集贤赵公明财神文化景区,过田峪河大桥,向南走西经路进入楼观台森林公园大门,再沿上山大道行约2公里向东便是楼观台核心区---说经台。

远眺说经台

楼观台道文化展示区

说经台第一道山门

说经台坐北朝南向山门

说经台位于秦岭北麓一突出的山岗上,山岗自南而北地势渐高。说经台有山门,坐北面南,门前阶下有六棱形飞角亭两座,西亭内有石条砌八角形水池,池上竖元代书法家赵孟頫隶书“上善池”碑。门内两侧各有碑厅三间,内陈列《大唐宗圣观记》等碑石。山门内有石阶可盘旋至台顶,依次两进院,分建有灵宫殿、迎仙门、老子祠,台顶为二进院,院内正中高台上有老君殿,殿为单檐歇山式,山墙顶有砖雕双踩斗拱和龙云图案,五架梁,四角各施两道抹角梁,梁架露明造且全饰朱漆,殿内神龛中供石刻老子像一尊。山岗北坡建救苦殿和配殿、厢房,组成第三进院。

说经台头进院

说经台二进院内老子殿

站在北岗面北可俯瞰秦川,右顾,高大的老子雕像竖立在山坡平台上,山下黄瓦红柱防古建群落一字排开,那是财神文化展示区,再向北就是集贤财神庙景区。左看,半山腰有一处道观应是玉真观,放眼北望有“此台一览秦川小”之感。

说经台下东老子雕塑像

沿说经台南上山小道,穿翠林竹海,拾阶而上,拔高约2.5公里山路,即可登上海拔950米翠薇峰,峰顶建有方形八卦顶石室一座,传为老子炼丹炉。

翠薇山顶炼丹炉

楼观古有三台之说:元代古楼观集聚了许多名道士,为实现老子“一气化三清”之说,确立了三台之称,东台即为元始台(今仰天池);西台为灵宝台(今西楼观台);中台为道德台(即说经台)。后人又将东台与中台合称为东楼观台,灵宝台称西楼观台,系东楼观台下院。人们常说的楼观台是指东楼观台,西楼观台是楼观台景区的重要景点,是道教传说中老子羽化成仙的地方,也是道教三清境中的上清境灵宝天尊的道坛。

楼观台主要古迹有上善池、百竹林、说经台、炼丹炉、吕祖洞、仰天池、栖真亭、化女泉、古塔、老子墓及宗圣宫、会灵观、玉真观、玉华观等遗址。(2014年4月17日编辑,2024年8月25修改,部分文字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

西楼观游记

    文/终南闲士

楼观古有三台之称,东台即为元始台(今仰天池);西台为灵宝台(今西楼观台);中台为道德台(即说经台)。后人又将东台与中台合称为东楼观台,灵宝台称西楼观台,系东楼观台下院。人们常说的楼观台是指东楼观台,西楼观台是楼观台景区的重要景点,是道教传说中老子羽化成仙的地方,也是道教三清境中的上清境灵宝天尊的道坛。位于东楼观台以西大约两公里的就峪谷西大陵山,二00七年四月十五日和几们驴友相约一起西楼寻“道”。

早上九点从县城出发,沿环山旅游路向西行驶到周至楼观镇,路南有一块蓝色路标------西楼观,然后向南穿过西楼观村到了就峪沟出山口,过遇仙桥,停车西楼观林业看护站,徒步上山。山下有老子墓,墓前有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书墓碑及护墙,老子墓依山而建,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有:“就水出南山就谷,北经大陵西,世谓之老子墓”出据。

周老子墓

进林业看护站后沿之字行路向山上行发,两边植被非常好,树种以人工种植的杨树为主,还有其它不知名的野生灌木类植物。走不多时,我们就发现山路边竖立一个高约一米五左右的书写着三个大字的石碑。字体是大篆吧,我们琢磨了一会,认出应该是“净心石”三个大字。不远处是一处较空旷的地方,那里有几座好像建造不是很久远的仿古山庙。我们在一位女居士的带领下,拾阶而上,参观了这座庙宇。原来是一座王母宫,正殿为王母殿,奉有王母娘娘及所谓地母、藏母娘娘神像。庙下有一明显新竖青石碑,上前仔细观察,乃齐天大圣纪念碑!我虽不敢言见过石碑无数,但第一次看到孙大圣能被现人立碑所志,可也算是一种新奇。

紫云楼广场

参观完王母庙,向南继续行进,约莫二十分钟就到了紫云楼。这座两层砖砌楼好像也是新建不久,只是造型一般,没有什么特色。倒是后面的吾老洞很是著名,洞内有一石函,据说藏有老子的头盖骨。洞内塑有老子泥身像。洞口两侧刻着一幅楹联,是从来没有见过的文字,如天书一般,一个字也认不得。回家后从网上查出,是老子的十四字养生诀,念做“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寿丹”,主要意思是要人们心胸开阔,爱惜身体,努力上进,方能活得长久。在吾老洞西侧向上即到达灵宝台。这里建筑没有东楼观说经台那样规模宏伟、建设精致,但小巧玲珑,也有一番别致。正殿供奉老子神像。

吾老洞(传说老子头盖骨供藏处)

游完吾老洞及灵宝台,正好上午十一点整,在山民指引下,我们又登上南面山梁,参拜了吾生母庙(吾生母乃老子李耳生母),下午三点多点,我们返回到紫云楼下,在这里休息了会儿,就开始下山。

老子道德经五千言,我未曾览过其全言,更无寻得“道德”真经,但道学所崇尚修身养性练心之术,与我们工作休闲之余游玩终南山水,放飞心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想到这些,我感觉也有另一番收获,于是,和朋友们一起带着美好,带着满足,更带着对自然对社会的一种感恩,乘车踏上了回家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