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急预案范文怎么写(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怎么做?)
导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什么?
按照《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定义:环境应急预案,是指企业为了在应对各类事故、自然灾害时,采取紧急措施,避免或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厂界外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下图显示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的数量变化趋势。其中,污染排放和生产安全事故是突发性环境事件的主要因素。

紫旭节能环保累计为几百家企业编制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指导企业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在编制和培训中心,发现企业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及运行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企业普遍存在“重生产,轻环保”的现象,由于企业对环保工作的不重视,导致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管理依然十分薄弱。企业普遍存在风险识别不清和风险等级划分不科学,对于突发性环境事件的实际情景缺乏科学研判等问题,难以为实际突发性环境应急提供有效支撑。
环境应急资源管理不足
环境应急资源分为污染源切断、污染物控制、污染物收集、污染物降解、安全防护、应急通信和指挥、环境监测7类。
目前,不少企业存在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不足、不全,甚至“零库存”的问题。由于我国企业环境应急管理起步较晚,环境应急资源的应急物资储备和救援力量较为薄弱,没有涵盖上述7类环境应急资源,仍然停留在配置简单的安全生产所用的消防器材,或者是普通的应急器材,缺乏针对性的专用应急设施,原因在于对环境事件的后果及有效控制缺乏科学的认识。

应急废物处理处置重视程度不够
根据以往的经验,综合型危险废物处置单位是从事应急废物处置工作的最佳选择。但由于应急废物常远超处置单位的处理能力,尤其是在安全填埋资源紧缺的地区,当产生大量需要安全填埋的应急废物时,废物的暂存地、接受处置单位的快速选择,对于降低次生污染和环境健康风险具有重要影响,这些问题在目前报道的突发性环境事件发生后仍然存在。政府的宏观应急预案及固废处置规划中缺乏此部分内容,企业的环境应急预案与政府的应急预案没有建立起良好的衔接,没有系统地梳理风险企业周边及区域内应急处置企业。
建议如下:
一、加强企业环境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建设
为了更好地实现突发性环境事件的有效预警,可通过自建、第三方环保管家等形式建立健 全预警防控的机制。首先,根据预案风险识别和风险等级,在企业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监控系 统,对企业中存在的危险物质等进行有效的风险防控。其次,要有针对性地对企业中存在风险的部位进行排查,建立有效的排除机制,并定期开展检查工作。最后,针对风险识别和情景风险进行具有实操的演练,并做好总结和记录。
二、加强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管理的宣传培训
通过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组织和管理部门的监督作用,以专家讲课、举办交流研讨会、培训等方式,提高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强化企业对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认识,指导企业规范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和预案编制工作。通过试点推进完善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工作,进而总结先进经验,增进相互交流。通过筛选、编制印发各行业企业环境应急预案范本、管理手册等,为相关行业企业提供学习参考。

三、加强环境预案编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加强环境预案编制和备案管理,落实企业预案编制的主体责任。通过合理引导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提高预案编制水平。根据企业排查隐患和风险评估实际及应对突发性环境事件的需要,开展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并对环境应急预案内容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负责。预案要突出风险点预防和事件发生后的处置方案。做到“一企一案”,发挥应急预案的应急指导功能。
企业可自行编制也可委托第三方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委托第三方机构编制时应指定本单位有关人员全程参与预案编制工作。积极探索建立诚信和公示机制,通过统计、抽查等方式对于不合格预案企业、预案进行通报、纳入失信等方式,规范生产企业和第三方机构编制预案的严肃性。